膀胱癌的基本知識

FB搜尋:羅浩倫醫師
部落格圖片點擊即可放大檢視



膀胱癌雖然不在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之中,不過卻是國人泌尿系統癌症中常見的一種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統計,膀胱癌占男性癌症排行榜的第九名,通常男性膀胱癌的發生率遠多於女性,大約是女性的3倍,以 60-80歲居多。

上圖是歐洲泌尿科醫學會發表在推特上擷取,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痛性血尿,結石造成的血尿會腰痛,膀胱發炎的血尿膀胱會痛,導致於我每次都恭喜那些血尿會痛的病人,至少癌症的機會低了不少。但是無痛性血尿的缺點是老人家有時候眼力不太好,就會常常誤以為是尿液顏色較濃而錯過了診斷良機。診斷膀胱癌最準確的診斷工具就是膀胱鏡了,跟胃鏡一樣但是比較細,軟式鏡的發展讓檢查更是無死角跟較為舒適,不願意的人也可以接受非侵入性的檢查如膀胱超音波或是顯影劑攝影或是尿液細胞學獲得間接的證據。接著便是藉由內視鏡手術取得腫瘤檢體確定為表淺型或侵犯型膀胱癌




膀胱癌Tis(原位癌)/Ta(黏膜層)/T1(粘膜下層)屬於表淺性膀胱癌,而T2(肌肉層侵犯)/T3(膀胱外脂肪層侵犯)/T4(膀胱周邊器官例如骨骼或是攝護腺的侵犯)則為侵犯型膀胱癌。醫師在第一次診斷膀胱癌的期別時除了電腦斷層評估有無轉移以外,就是使用內視鏡腫瘤刮除手術了,醫師的器械有如刮勺,將腫瘤分層刮下,能夠刮掉1/3-1/2的肌肉層已經是高手了,用來診斷有無粘膜下層或是肌肉層以外的侵犯,對於續治療決策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